<wbr id="0p4dr"><legend id="0p4dr"></legend></wbr>
  • <wbr id="0p4dr"></wbr>

  • <sub id="0p4dr"><listing id="0p4dr"></listing></sub>
    <form id="0p4dr"><span id="0p4dr"><track id="0p4dr"></track></span></form>

    <sub id="0p4dr"></sub>
    <form id="0p4dr"></form>
      • 喚醒“沉睡”資源 北京進一步推進科研儀器開放共享
        發布者:京華時報  發布時間:2016-12-15 13:35:35  訪問次數:5537

          12月14日,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在介紹北京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時指出,為提高北京大興的科研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將引入專業化服務機構,讓科研儀器設備面向社會開放共享。與此同時,科研成果向科研人員轉化率也由以前的30%提高到70%以上,且單位可以對科技成果進行自主處置,不需要再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閆傲霜表示,為激發科研人員活力,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105項國有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激勵試點方案獲得批復,405名科研和管理人員獲得股權,激勵總額約2.25億元,如今這些先行先試政策已向全國推廣。

          目前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可按70%及以上的比例,劃歸科技成果完成人以及對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所有,剩余部分留歸單位用于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工作?梢钥闯,北京市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不斷加大,由以前的30%提高到70%以上,而且單位可以對科技成果進行自主處置,不需要再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針對科研經費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情況,本市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簡化財政預算編制,科研經費預算只需編制一級費用科目,不再提供過細的測算依據,同時取消財政預算評審程序,將立項和財評“合二為一”;賦予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的科研自主權;建立統一的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加強科研項目信息公開、信用管理、經費審計、績效評價和檢查指導等。

          對于如何喚醒“沉睡”的科技資源,提高官辦單位購買、運營和維護的科研設備利用率的問題,市科委聯合中科院、清華、北大等單位,共同搭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推進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通過經營權授權,促進科技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引入專業化服務機構,將能開放科技資源的經營權授權給專業服務機構,促進科技資源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解決了高校院所開放科技資源的產權問題。

          同時,建立利益分配機制,解決了開放科技資源市場化運營和服務問題。建立了資源方、服務人員和專業服務機構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促進多方共贏。

          另外,改革政府投入方式,探索形成了以財政資金為先導、市場化運營為基礎的運行機制。引入績效考評機制,以單位開放儀器設備資源數量、服務企業數量、服務合同收入等方面按一定的權重比例作為績效考核依據,給予“后補貼”支持,實現了以“效果”為導向的政府投入改革。

      來源:京華時報
      免責聲明:焊材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