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上海邁舜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聯系人:馬來連(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75556691@qq.com
聯系地址:上海市寶山區寶山區友誼路
郵編:465465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寶鋼0.50系列硅鋼B50A230、B50A250、B50A270、B50A290、B50A310、B50A350、B50A400、B50A470、B50A540、B50A600、B50A700、B50A800、B50A1000、B50A1300、B50A800、B50A600 。
電工鋼亦稱硅鋼片,是電力、電子工業不可缺少的重要軟磁合金,亦是產量的金屬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種電機、發電機和變壓器的鐵芯。它的生產工藝復雜,制造技術嚴格,國外的生產技術都以專利形式加以保護,視為企業的生命。電工鋼板的制造技術和產品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特殊鋼生產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我國冷軋電工鋼數量、質量、規格牌號,還不能滿足能源(電力)工業發展的需求,在生產技術、設備、管理及科研等方面與日本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冷軋電工鋼發展階段(1930~1967年)
此階段主要是冷軋普通取向硅鋼(GO)板的發展階段。1930年美國高斯采用冷軋和退火方法開始進行大量實驗,摸索晶粒易磁化方向<001>平行于軋制方向排列的取向硅鋼帶卷制造工藝。1933年高斯采用兩次冷軋和退火方法制成沿軋向磁性高的3%Si鋼,1934年申請專利并公開發表。1935年Armco鋼公司按高斯專利技術與Westinghouse電氣公司合作進行生產。之后,Armco鋼公司采用快速分析微量碳等技術和不斷改進制造工藝及設備,使產品質量逐步提高。直到1958年在掌握MnS抑制劑和板坯高溫加熱兩個前工序制造工藝后,制造取向硅鋼的專利技術已基本完善,產品磁性大幅度提高且穩定。1959年開始生產0.30mm厚產品,1963年生產0.27mm產品。40年代初,Armco鋼公司開始生產冷軋無取向硅鋼板。1963~1967年期間,英國、日本等國家陸續停止生產熱軋硅鋼板。熱軋硅鋼板逐步被冷軋無取向電工鋼和冷軋取向硅鋼板所代替。
高磁感取向硅鋼發展階段(1961~1994年)
1961年,新日鐵在引進Armco專利基礎上,首先試制AlN+MnS綜合抑制劑的高磁感取向硅鋼。1964年開始試生產并命名為Hi-B,但磁性不穩定。經過15年的持續改進,Hi-B鋼制造工藝已日臻完善,并于1968年正式生產Z8H牌號。從1979年開始,新日鐵和川崎公司采用提高硅含量、減薄產品鋼帶厚度和細化磁疇技術,陸續生產了0.30、0.27、0.23及0.18mm高磁感取向硅鋼新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