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泵分類:
齒輪泵按工作原理分可分為:容積式泵、轉子泵、增壓式泵三種。
齒輪泵的性能參數主要包括流量和揚程。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泵出口輸出的液體量,一般采用體積流量,用Q表示,而揚程是單位重量輸送液體從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用H表示,每一臺泵都有特定的特性曲線,由泵制造廠提供。通常在工廠給出的特性曲線上還標明推薦使用的性能區段,稱為該泵的工作范圍。
4、泵在連續工作情況下溫度不得超過80℃,瞬間工作溫度不得超過120℃,以免引起密封過早老化。


求出風管的面積,再根據風管的一般規格尺寸選擇合適的風管尺寸。排風口的類型和位置:排風系統中常見的采用單層或雙層百葉風口做排風口。風口的大小根據風速來確定,詳見下表。通風效果不僅取決于通風量的大小,還與通風氣流的組織有關。設計時要根據有害物源位置、工人操作位置、有害物性質及濃度分布等具體情況,按下述原則確定:1排風口應盡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濃度高的區域,把有害物迅速從室內排出。風口應盡量接近操作地點。工藝平衡法仍存在以下問題:平衡時的轉速和工作轉速不一致,造成平衡精度下降。:有不少轉子屬于二階臨界轉速的擾性轉子,由于平衡機本身轉速有限,這些轉子若采用工藝平衡,則無法有效的防止轉子在高速下發生變形而造成的不平衡。平衡機(特別是高速立式平衡機)價格昂貴。在動平衡機上平衡好的轉子,裝機后其平衡精度難以保證。因為動平衡時的支承條件不同于轉子在實際工作條件下的支承條件,且轉子同平衡裝置之間的配合也不同于轉子與其自身轉軸之間的配合條件,即使出廠前已在動平衡機上達到高精度平衡的轉子,經過運輸、再裝配等過程,平衡精度在使用前難免有所下降,當處于工作轉速下運轉時,仍可能產生不允許的振動。
湯原OKAF-EL14S/3.0/M/A/1冷卻器
11.齒輪油泵在工作比較好個月內,經100小時更換潤滑油,以后每個500小時,換油一次。12.經常調整填料壓蓋,保證填料室內的滴漏情況正常(以成滴漏出為宜)。
13.定期檢查軸套的磨損情況,磨損較大后應及時更換。
14.齒輪油泵在寒冬季節使用時,停車后,需將泵體下部放水螺塞擰開將介質放凈。防止凍裂。
15.齒輪油泵長期停用,需將泵全部拆開,擦干水分,將轉動部位及結合處涂以油脂裝好,妥善保
(2)液壓馬達輸出軸的轉向必須能正轉和反轉,因此其結構呈對稱性;而有的液壓泵(如齒輪泵、葉片泵等)轉向有明確的規定,只能單向轉動,不能隨意改變旋轉方向。

(3)液壓馬達除了進、出油口外,還有單獨的泄漏油口;液壓泵一般只有進、出油口(軸向柱塞泵除外),其內泄漏油液與進油口相通。
(4)液壓馬達的容積效率比液壓泵低。
(5)通常液壓泵的工作轉速都比較高,而液壓馬達輸出轉速較低。另外,齒輪泵的吸油口大,排油口小,而齒輪液壓馬達的吸、排油口大小相同。
大流量齒輪泵的選購要點
大流量齒輪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