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人身、財產安全保障越強烈,對家居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對智能家居系統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前段時間,一則指紋鎖被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消息迅速火遍各種媒體報刊中,許多智能鎖企業紛紛利用此次良機大肆宣傳智能鎖產品,這看似一條利好行業發展的消息,而市場果真一片利好嗎?
“行業熱市場冷”傳統鎖具仍根深蒂固
“行業熱市場冷”很全面的概括了如今鎖具行業的現狀,據相關數據表明,中國90%以上的家庭仍在使用傳統機械鎖;80%以上的消費者不知道,也說不出一兩個知名的智能鎖品牌;80%以上的消費者對智能安全性、穩定性等仍持懷疑態度,智能鎖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待時日。
這是“低關注度,低消費頻率”的行業
為什么說智能鎖是一個“低關注度,低消費頻次”的行業?首先,智能是一個耐用品,安裝一把鎖具至少要使用五年以上,不像手機、電腦等高消費頻次的產品,更不像洗發水、食品、紙巾等快消品,事關用戶精神享受、生活品質。其次,沒有觸到用戶痛點,在很多用戶的印象中,鎖具不過就是一個門上,起到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物件而已。
所以,智能鎖行業要扭轉“行業熱、終端冷”的現狀,企業要做的首先是如何將智能鎖融入到消費者生活及精神享受上;其次,要考慮消費者的痛點在哪里?哪些功能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再次,如何讓消費者相信智能鎖是安全的、穩定的,而且是一把比傳統鎖具更便捷的鎖具。
標準不統一,安裝是難點
目前由于防盜門、智能鎖等相關標準的缺失或不完善,導致鎖孔、尺寸等方面還處于混亂的局面。因此,中國智能鎖企業各自為政,生產出來的產品千差萬別,鎖體厚度與長度、鎖點多少、鎖芯的級別等難以統一,這最終帶來的問題就是“安裝難”。
由于標準不一、尺寸和大小各異,市面上大部分智能鎖難以做到萬能互換,不僅智能鎖與智能鎖之間不能互換,而且機械鎖與智能鎖之間也難以互換。因此,在安裝時可能需要改孔、開孔、撞口、切片等,顯然只有專業安裝人員才能勝任這樣的工作,普通消費者難以完成這樣的工作。
這對企業來說,售后與服務成本高;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安裝難度大,難以快速普及。很多企業的安裝與服務可以覆蓋大多數大城市及少數小城市城區,對于安裝來說,雖然成本高,但至少安裝與服務有保障;但對于城區、城鄉結合處或是鄉鎮,很多企業都難以做到服務覆蓋,用戶又不能自行安裝,這嚴重阻礙了智能鎖的普及。
價格過高,普通消費者用不起
最近還有種聲音說:“智能鎖行業不相信物美價廉”。在中國,消費者似乎不吃這一套,中國人講究的是“物有所值”,很多智能鎖企業把智能鎖宣傳的天花亂墜,但在很多消費者看來,有些功能就是“花拳繡腿”,根本用不著,既然用不著干嘛花那么高的價格跑一把智能鎖。
既然你不相信“物美價廉”,你又為何宣稱智能鎖將飛入尋常百姓家?價格如此高,尋常百姓又如何用得起?所以,只要價格合適、品質過關,百姓自然會為智能鎖買單。這并不是提出偷工減料或是打價格戰。而是從行業和市場的角度出發,只有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才有希望提高智能鎖的普及率。
因此,鎖具企業想要打破“行業熱市場冷”格局,就需找準消費者痛點,提高智能鎖產品性價比,解決標準、安裝、服務的難題,解決終端市場的供需不平衡難題,真正生產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智能鎖產品,如此智能鎖具才會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