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當互聯網與眾多家用硬件組合形成了奇妙的反應,智能鎖便是門鎖這個古老的行業中結出的互聯網之花。
智能鎖作為一個全新的行業,膨脹速度驚人。在2015年市面上僅有幾十家智能鎖品牌,在2016年爆發了七八百家智能鎖品牌。傳統機械鎖生產企業、智能家居生產企業以及互聯網智能硬件跨界企業都盯住了這塊巨大的蛋糕。這讓一向存在感較弱、偏冷門的鎖業引起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濃厚興趣。
對整個智能鎖行業來說,2016年是“風來了”,預計2017年資本大舉介入,群雄逐鹿,行業“風口期”真正到來,最終在2018年就會形成“頭部品牌”效益分割市場格局。鎖行業的門檻較高,需要鎖業公司在技術研發重金投入、產品質量上強化品控、服務體系上長遠籌劃,品牌傳播上創新創意,才有資格奢談成為未來三到五年之內智能家居的“入口級”產品。
一、因痛點而生的智能指紋鎖行業
從最早的門閂,再到此后的鐵將軍把門,如今是防盜門的樞紐,“鎖”伴隨社會發展也處于迭代演進之中,在老百姓的心智中,既是最基本的剛需,也是家庭私人空間的象征。智能鎖的興起是門鎖行業推陳出新結果,智能鎖商家們拿捏消費者對于安全的原始需求,揪住了機械鎖在安防上的痛點,主打賣點是比機械鎖更加安全。
在“更加安全”比拼上,智能鎖自帶蜂鳴報警器、可視對講等功能,并在開啟方式上做了很多互聯網+的創新。門鎖打開方式的增加,意味著把單選題變成多選,并衍生出一些更難克服的技術型安全漏洞。在眼花繚亂的開鎖方式中,指紋開啟以安全技術成熟與使用便捷度的優勢勝出,逐步成為智能鎖的主流產品形態。
二、行業標準從混亂到逐漸明晰
智能鎖與機械鎖相比無疑具備更為領先的技術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智能鎖市場就能勢如破竹。智能鎖市場最大阻礙不在于競品之間的跑馬圈地,而在于智能鎖能否贏得消費者的信任,特別是智能鎖的品質直接決定了整個智能家居的安全,所以其功能上勢必得比機械鎖更深得消費者心意才行。
1、鎖自身結構如鎖芯的安全級別A級B級以及超B級;鎖的材質包括鐵、銅、鋅合金、鋁合金、不銹鋼等多種,其中鐵鎖的耐蝕度、抗氧化度最低,不銹鋼材質打造的智能鎖耐用性能最好。
2、當前指紋的采集技術大體分光學識別、半導體識別兩種,光學識別是采集指紋的圖像,如考勤打卡機就采取的是光學識別技術,無法識別出硅膠膜拷貝的假指紋。半導體采集的是手指皮膚與電容屏之間形成的“特征點”,特征點采集的越多,指紋識別的誤識率就越低,安全等級也就越高。
3、指紋算法分為“識別速度”、“誤識率”、“拒真率”三個要素,識別速度與系統比對的樣本基數有關,樣本基數越大,識別速度越慢;“拒真率”與“誤識率”有本質區別,須反復按多次才能解鎖;而誤識率則直接拉低智能鎖的安全級別,乃是指紋智能鎖最重要的產品參數。
三、以C端包圍B端市場,做深做透售后服務
當前智能鎖市場主要分為做ToB(企業市場)和ToC(消費者市場)兩種不同進攻策略,ToB主要是品牌公寓、樓盤等預裝市場,成交頻次低,交易額度大;而ToC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渠道下沉和市場教育成本更高。
智能鎖的爆發直接帶來的是龐大的上門安裝業務的興起,我國既有的五金門鎖業渠道經銷網絡和售后服務人群非常龐大,這乃是智能鎖相對于其他任何巨頭、其他品類不具備的差異化優勢所在。智能鎖售后服務包括安裝、維修等,意味著智能鎖廠商可以掌握家庭用戶的大數據,通過智能鎖長服役周期形成品牌忠誠度和口碑效益,可以大大提升了智能鎖在智能家居中的話語權。
智能鎖行業真正吸引資本市場押注還是在于其在智能家居上垂直深挖的入口潛能。未來智能鎖廠商可以智能鎖的產品銷售、售后安裝服務為切入口,繼而為用戶安裝智能家居物聯網系統,最終釋放出智能鎖的入口價值。
智能鎖處于“創新-擴散”起步階段,使用智能鎖的年輕消費者群體如星星之火,處于紅利期!爸貫檩p根,靜為躁君”,智能鎖并不是機會主義者活躍的舞臺,品質安全始終是行業爆發與可持續增長的基礎,而深耕售后服務則是門鎖行業向智能家居縱深的優勢,品控、服務的兩大抓手共同支撐消費者對智能鎖的充分信任,智能家居生態伙伴和資本市場的力量會匯聚在可靠的品牌那里,而在智能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市場之路中,卻充滿著無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