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炫技,2016無人機可謂大秀了一把,從天上到地上,從地上到水里,從工業到農業,從農業到軍事,無人機這場秀讓人嘆服。無人機它所攜帶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為了搶占這塊“大蛋糕”,企業們紛紛拿出創新的產品、高新的技術以及完善的產業鏈全力以赴,沒有人愿意做那個只能眼饞的過路人。
無人機可以干嘛?環境監測、智慧農業、快遞運輸、軍事應用……是不是認真一想才發現它已經花樣“炫技”無數回?那么我們來看看,2016年無人機都為我們帶來哪些不可思議?
環境監測的“天眼”
環境監測是現代環保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國的地域面積廣,工農業生產復雜,靠地面排查收集數據的效果顯然不理想,怎么辦?三維檢測當然要動用無人機這個“空中偵察兵”。
利用無人機按照設定路線巡航,搭載紅外遙感傳感器實時傳送現場圖片,利用航拍突破空間和地形的限制,可從空中全面監察地面是否存在亂焚燒、亂排放以及揚塵問題等,為環境污染處置提供了技術支撐。
成為現代人“呼吸之痛”的霧霾數據收集也需要借助無人機助力。利用無人機搭載便攜式檢測設備,可以進行長期的大氣污染跟蹤監測實驗,獲取PM2.5等大氣污染物濃度的三維分布數據,為霧霾預報、防治提供精準資料。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積累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而且相比較傳統利用載人飛機、探空氣球、衛星遙感等手段獲知外地霧霾輸送情況的手段,無人機搭載便攜式檢測設備的成本低、可控性強、檢測更加靈活全面。
南極破冰的導航儀
航船在南極被冰凍非常常見,然而如何讓破冰船找到其準確位置?無人機能否成為可靠的導航工具?1月,澳大利亞首次在南極海域使用無人機導航技術,為“南極光”號破冰船成功導航。
無人機作為新興的低空航空遙感系統,輕便、快捷的數據獲取優勢在資源調查、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即便如此,業內人士認為在導航方面,無人機的可靠性不強,如果它在未來突破風與低溫的技術瓶頸,實現中短期航程飛行后,將為海冰導航提供近實時的冰情信息。
埃及伊蚊的“收割機”
2016年無人機的另一壯舉就是清除埃及伊蚊。寨卡病毒一度搞得人心惶惶,時至今日,它的威脅依然大量存在,而在更有效地檢測技術和疫苗出現之前,防疫人員做的首要工作是滅蚊。
2016年2月18日,在坎皮納斯市參加“零寨卡”滅蚊行動的民防力量利用巴西農業研究公司的衛星監測系統提高滅蚊效率,為巴西其他城市的滅蚊工作提供了借鑒。這套原本用于農業管理和國土監測的系統同樣可用于消滅伊蚊,通過衛星數據生成的高分辨率圖像近乎完美,它可在地圖上標注不同時期每個地區的登革熱、寨卡熱和基孔肯雅熱流行記錄,以幫助監管人員評估特定時期的滅蚊行動效果。
翱翔天空的“宅急便”
2016年1月,谷歌“ProjectWing”項目主管提出想利用無人機為客戶送快遞,并且說無人機快遞在接下來的一至三年就能化為現實。為此,谷歌與NASA合作建立一套空中交通控制系統,希望在美國的空域安全操作無人機。
4月5日,據外媒MarketWatch報道,谷歌被授予的一項專利顯示,谷歌無人機近期內不會用于給用戶送快遞,它對利用無人機運送醫療設備更有興趣。而在此前,硅谷創業公司Matternet利用無人機向偏遠地區運送醫療用品,在他們看來,與讓人駕車相比,利用無人機把血樣送到其他化驗室進行化驗,在成本、能耗和時間方面都要更劃算。5月27日,菜鳥網絡公布了旗下秘密運作半年之久的“E.T.物流實驗室”研發進展,多款物流機器人在年內將投入使用,無人機恰在其列。
農業革命的“排頭兵”
自從2015年11月27日大疆創新推出農業植保機MG——1,無人機逐漸在智慧農業發展領域得到認可。與傳統機械相比,植保無人機不僅提高作業效率,還可減少30%到50%的用藥量。同時,螺旋槳產生的向下氣流加速形成氣霧流,增強了藥液霧滴對農作物的穿透性,減輕了農藥的飄移程度,防治小麥銹病、蚜蟲的效果在90%以上。
2016年11月24日,大疆在北京推出植保無人機MG——1S,它圍繞無人機的飛控系統、環境感知模塊、噴灑精度等方面進行了升級和優化,提供電池管理系統、帶屏遙控器等配件產品,以匹配農田作業場景,性價比高出一代產品。
獨立“巡山”的“測繪員”
如今“大王”叫人來“巡山”,只需要無人機就可以輕松搞定。它無需跑道就能在山區、叢林等復雜地形環境和建筑密集區起飛作業,一臺無人機一天就能“巡山”七八十平方公里。
以“大鵬”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為例,它已經廣泛用于測繪、巡線、監測、災害預警等領域,且兼顧節能環保,一款長1.8米、重24.8公斤的固定翼無人機連續飛行4小時僅耗油4升左右,成本才20多元。
2016無人機經歷了諸多變革
一、外形上的突破:多樣化+便捷化
2016年以前的無人機,恐怕已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旋翼加機身的大家伙”的刻板印象。到了2016年,你就該感概了——“這玩意也是無人機”?
PowerEgg,臻迪公司的首款消費級飛行器,人稱“小巨蛋”。沒展開前,你會想到眼前這個光滑圓潤的鵝蛋是一架無人機嗎?PowerEgg于年初發布,算是給小型無人機“大變身”打了個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