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0p4dr"><legend id="0p4dr"></legend></wbr>
  • <wbr id="0p4dr"></wbr>

  • <sub id="0p4dr"><listing id="0p4dr"></listing></sub>
    <form id="0p4dr"><span id="0p4dr"><track id="0p4dr"></track></span></form>

    <sub id="0p4dr"></sub>
    <form id="0p4dr"></form>
      • 振興實體經濟 地方布局中央大力倡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布者:互聯網  發布時間:2017-01-16 13:45:41  訪問次數:253

          當前,經濟運行處在轉型關鍵時期,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今年地方“兩會”的經濟領域議題緊盯中央大力倡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讓經濟向著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邁進。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我國GDP比重約8%。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監測的27個行業營收增速5年年均超過15%。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有力填補了傳統制造業的下滑空缺。

          2017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成河北發展的大梁。今年河北將著力發展壯大新動能。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產業、生命健康、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特種機器人等7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光電子、衛星導航等14個示范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穩增長需要新動力,調結構需要新抓手,惠民生需要新途徑,亟需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一些地方版的“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先行出臺。已有福建省、陜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這項規劃,均明確了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領域。

          專家建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增強制度內生增長機制的建設,在政策傾斜扶持方面人才、資金、市場等資源配置優先,使其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來源:互聯網
      免責聲明:焊材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