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Alphabet已經證實,Titan部門正式關閉,工程師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各赴Alphabet或谷歌的其他崗位,包括Loon項目(通過多個熱氣球為指定地區的人提供快速及穩定的Wi——Fi網接網絡)等等。之前,Titan部門共有50多名員工,曾經風光無限的無人機項目自此正式告別歷史的舞臺。
Titan Aerospace(以下簡稱為“Titan”)自2012年成立,研發的太陽能無人飛機Solara 50和Solara 60可以利用電池升空,然后能在海拔20千米的高度以太陽能為動力停留5年之久。這樣的創新技術固然先進,但是卻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2014年Google收購了太陽能無人機制造商Titan,當時Google表示,“雖然現在為時尚早,但大氣衛星能夠給數百萬人送去互聯網,幫助解決更多問題,包括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或者土壤沙漠化等環境問題!盩itan之前也承諾,他們的無人機可以拍攝地球的實時高清圖像,攜帶其他大氣傳感器,同時支持語音和數據服務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Google,是因為他們敢于嘗試,敢于去做一些沒有人去嘗試的東西,Google眼鏡如此、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如此,攬獲了Titan的Google開始了一個全新的計劃,代號為Project Titan的太陽能無人機項目。
Titan Aerospace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了試飛申請,并于2015年試飛,卻不幸發生墜毀事故。此外還有報道稱,它在傳輸5G數據和成本方面都存在問題,技術本身也面臨局限。
在這次失敗過后,Titan無人機項目開始在人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也有很多人認為與無人機相比,高空氣球更容易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而且更不容易損壞。
隨后Google幾次調整戰略,也像修剪枝葉一樣砍掉認為沒有發展前景的計劃,這次就將大刀砍到了Titan無人機的頭上。遙想當年,為了收購Titan公司,Google與Facebook之間是暗流涌動?墒,誰能想到,就在兩年的時間里,當Facebook的無人機送網項目Aquila風頭正勁之時,Google卻悄悄的砍掉了Titan項目。
據Google發言人表示,從現有技術實現難度和經濟性兩方面考慮,相比于Titan項目,Loon高空熱氣球項目是實現對偏遠地區覆蓋網絡的更好選擇。
此外,從Alphabet 2016年Q3財報顯示,它削減了對涵蓋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在內的Other Bets業務(風險更高、資金更吃緊的業務)的投資,這或許就是此后無人車項目獨立出去、不造車改提供技術的提前預告。其中,Titan等項目都包含在Other Bets里,看著Google這一個月的頻繁動作,這是不是意味著,接下來還有一些業務將被砍掉?
我們不得不承認,資金問題對科技研發項目的發展起到了制約。特別是在2016年資本寒冬的持續影響下,讓很多企業苦苦支撐,從縮減規模,到裁員想盡了各種方法。
Titan無人機項目是Google大布局的一小部分,Google的發展情況,是科技領域的一個縮影,但是在2017年剛剛開始之際,在經歷了幾家無人機企業裁員縮小規模,幾家產商撤掉項目宣布轉型后,就唱衰這個行業,這樣的想法真的可取嗎?
事實上當一個新興行業告別盲目擴張,企業開始反省自身弊病,行業內不再是一片叫好聲的時候,就是這個行業逐漸走向理性發展的時刻。從2015年被認為是無人機的發展元年開始的瘋狂涌入,到2016年逐步放慢腳步的深刻反思,無人機行業正在趨于冷靜和理性。我們既不必過早斷言其是曇花一現,也不過分自信其短期會迅速翻身,科技的巨變力量和企業的自強不息自會告訴你答案,無人機行業的前景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