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0p4dr"><legend id="0p4dr"></legend></wbr>
  • <wbr id="0p4dr"></wbr>

  • <sub id="0p4dr"><listing id="0p4dr"></listing></sub>
    <form id="0p4dr"><span id="0p4dr"><track id="0p4dr"></track></span></form>

    <sub id="0p4dr"></sub>
    <form id="0p4dr"></form>
      • 終于造出圓珠筆頭 “中國制造”少不得“工匠精神”
        發布者: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7-01-10 11:27:11  訪問次數:5807

          多網友可能還記得在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一個座談會時舉了一個例子:中國至今不能生產模具鋼,比如圓珠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

          What?中國竟然生產不了圓珠筆的圓珠?要知道圓珠筆1895年就被發明了,我國生產圓珠筆的歷史從1948年至今也六十多年了。這六十多年里,飛機、大炮、原子彈、高鐵、航天飛船都造出來了,居然不能生產看上去既普通又廉價的圓珠筆珠?要不是總理說出來,好多人還真不知道。

          在寧波貝發筆業生產線上,每年有30億支圓珠筆下線,這個數字放大到全國,是3000多家制筆企業、20余萬從業人口、年產近400億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圓珠筆生產國,光鮮數字的背后,卻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別小看這不起眼的一個圓珠筆頭,生產它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筆頭里面有不同高度的臺階和五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要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數量級。在筆頭最頂端的地方,厚度僅有0.3-0.4毫米。極高的加工精度,對不銹鋼原材料提出了極高的性能要求,考驗著中國制造的水平。

          近日,這個尷尬的局面終于打破了。太鋼集團成功研發出圓珠筆頭球座體所用的“超易切削鋼絲”,打破了我國圓珠筆頭原材料依賴進口的局面。其工藝技術及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實現量產并投放市場。

          球珠雖小,卻代表著一個國家制造業的水平和能力。作為制造業大國,這些年來我們攻克了不少重工業、軍工業方面的高精尖項目,航天、高鐵等已然成為中國名片,但民用工業方面卻不能自主生產、創新升級。此前,國人在海外搶購馬桶蓋、電飯煲現象屢屢見諸報端,正是這一癥結的縮影。如何讓科技改造工藝路徑、提升產品品質、精致國人生活,讓“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闊步發展,應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著力點。

          大國到強國,一字之差,卻需要投入更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小小圓珠筆折射出的,是我國制造業很多領域都面臨的問題:雖然產業規模居世界前列、設備也是世界一流,偏偏做出的產品檔次不高。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過度追求“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短期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可見,只有將一絲不茍、精雕細琢的精神理念融入生產、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國制造才能實現由量到質的突破。

          一個擁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在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強國”的路上,我們還是要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用“精造”把“中國制造”推向世界領先的行列。

      來源:央視網
      免責聲明:焊材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