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2016年3月,華菱集團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及省國資委的支持下,確定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華菱集團改革重組方案》,拉開了該集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序幕。今年1月5日,該集團又啟動三年振興計劃,突出改革工作重點,以打贏振興企業的攻堅戰。
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部挖潛47.4億元
華菱集團改革重組方案又稱為“1+2”方案。其中,“1”是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2”是去產能和提質增效深化改革,目的是通過資產重組激活上市公司,通過債務重組去杠桿,通過金融資產證券化補短板淘汰落后產能,通過提質增效深化改革“瘦身健體”,實現調結構、去庫存、降成本,增強發展后勁。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只有義無反顧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鋼協副理事長、湖南華菱鋼鐵集團董事長曹慧泉說。
2016年4月,華菱集團啟動重大資產重組,先后完成了資產預重組、監管部門溝通、盡職調查、審計評估、債權銀行溝通協調、公布重組方案、上報重組申請材料等一系列工作,將上市公司鋼鐵相關資產和負債全部置出到華菱集團,置入優質金融資產和集團節能發電資產。同時,發行股份購買財富證券等省內優質金融資產,將上市公司轉型為“金融+節能發電”的優質上市公司。曹慧泉透露,如果重組成功,華菱鋼鐵凈資產規模將由約70億元增加到220億元左右,集團資產負債率將明顯下降。
去產能方面,華菱集團按照《湖南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方案》,計劃從2016年到2020年,退出煉鐵產能220萬噸,煉鋼產能390萬噸。其中,2016年已退出煉鋼產能150萬噸。
針對鋼鐵主業包袱重、勞動生產率不高、競爭力不強的實際,華菱集團制定實施了提質增效深化改革三年計劃。按照“三級法人、兩級管控”的組織架構設計,精簡管理層級,縮短管理鏈條,近兩年已平穩精簡分流崗位人員1萬多人,人工成本降低10%以上。預計2017年可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
同時,華菱集團堅持以項目帶動方式,通過降低工序成本、自發電創效、營銷創效等八大措施,持續改進精益生產、銷研產一體化、信息化支撐的營銷服務“三大體系”,2016年,華菱集團內部挖潛47.4億元。
做大做強多元產業實現轉型發展
曹慧泉說,華菱要做優做強,一方面要通過技術改造、品種結構調整,商業模式創新來不斷提升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強多元產業,實現轉型發展。要重點發展鋼鐵產業鏈上的資源產業、現代物流、加工制造、金融服務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堅持推進市場化機制、專業化管理機制和團隊職業化機制支撐體系建設,協助提升多元產業子公司資源配置能力、戰略方向把握能力、創新能力和業務協同能力。
按照“穩定提升成熟型產業,加快發展成長型產業,積極培育種子型業務”的思路,華菱集團優化資源組合與產業布局,分類推進子公司產權制度改革,構建支撐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下屬華菱津杉基金管理公司已開始實施經營者員工持股試點;節能環保公司整合省冶金規劃設計院,并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改革工作。
多元產業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9億元,占集團總體收入比例提升至36.59%,實現利潤6.34億元。
實施三年振興計劃打贏扭虧脫困翻身仗
有專家認為,2017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和穩增長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的共同作用下,宏觀經濟運行將總體平穩,預計仍將延續L型走勢。同時,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傳統用鋼行業需求難有顯著提高,鋼材需求不會有明顯增長,鋼鐵行業回暖的市場行情持續有限。
“但機遇與挑戰并存,只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好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就可以實現健康持續發展!辈芑廴f。
1月5日,華菱集團召開2017年度工作會議暨實施三年振興計劃動員大會,確定三年振興計劃將分兩步走:第一步是2017年重點突破資產重組、債務重組,降低資產負債率;提升鋼鐵主業運營效率,盤活資產資源。第二步是2018年至2019年重點聚焦鋼鐵主業產品結構調整和集團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銷售收入約140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超50億元,初步具備沖擊世界500強的條件。
曹慧泉說,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華菱發展,把華菱集團作為湖南省國有企業降杠桿促改革的突破口和重點,加上鋼鐵市場深度調整后恢復性回升、集團公司戰略發展進入快速成長期等,這些都是打贏三年振興攻堅戰的有利條件。華菱集團將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堅定打贏三年振興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