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普氏指數依舊維持在80美元/噸上下震蕩運行,且震蕩幅度較前期有所收窄。但是,雖然普氏指數價格變動不大,國內內外礦礦鐵礦石貿易商出貨較先前兩月有明顯收緊。
元旦過后,霧霾天氣顯然是抑制礦商出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除鋼廠受到限停產政策影響外,道路運輸同樣受到很大限制。
焦炭價格的滯漲回落同樣給長期青睞中高品味進口礦的鋼廠熱度有所減退。好在鋼材價格并未大幅下調,上中下游市場挺價心態同樣較強。
但是,進入2017年以來,由于鋼廠整體需求不佳,鋼廠對鐵礦石需求收緊,造成港口鐵礦石庫存連續大幅上升,目前鐵礦石港口庫存已升至11732萬噸,先前最高為2014年9月26日的11370萬噸。
如何迎接2017年鐵礦石行情將是內外礦礦商共同面臨的,且非常嚴峻的新課題,是政策主導行情走勢,還是供需結構主導行情走勢,在不同時期,將有不同的體現。
先前也分析過,明年鐵礦石整體供應量將有較大幅度提升,國外中大型礦山擴產步伐加快,若2017年春季過后,我國鋼鐵行業表現趨弱的話,鐵礦石價格在供需嚴重失衡,且有極大可能繼續擴大的預期下,鐵礦石價格再現加速下跌可能性較大,供需矛盾將主導行情走跌。
不過,我國政策在2016年不斷在影響市場走向,且這種情況仍有可能將2017年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若出現2016年四季度鐵礦石的“畸形”上漲局面大家也不用太過驚訝。但是,倘若價格真出現堅挺的表現,鐵礦石供應方必將出現利益嚴重受損的一方,或是國內礦山、或是全球中小型礦山、或是四大礦山。全球鐵礦石行業結構性供給問題將會顯現,鐵礦石行業也將面臨“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