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不算長,但在2016中國汽車業和中國制造一起踏上了奔向“2025”的征途;一年時間也不算短,在2016的365天里,中國汽車業和中國汽車人一起在充滿希望的沃土上堅守、磨礪。
大江東去,浪盡沙散,即將過去的2016創造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本文梳理了這“大勢紛繁”的一年,凝固在中國汽車業發展史上的瞬間,讓我們一起“圖說2016”。
No1、中國制造加油
2016年5月23日,李克強總理在考察東風汽車期間應邀為新型重卡加油,并說道:“為東風加油,為中國制造加油,也為你們加油!”總理點贊自主品牌、為自主品牌“加油”,或也是對包括東風汽車在內的中國汽車品牌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實現“十三五”目標、助力“中國制造2025”的期許。
No2、紅旗品牌獨立
繼2015年大閱兵之后,紅旗車在2016年同樣迎來“高光”時刻。今年G20峰會上,紅旗L5再次擔任各國元首的專屬座駕,作為目前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生產的檔次最高的純國產轎車,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國車”的風采以及中國制造的實力與魅力。
2016年也將成為紅旗品牌的一個轉折點。今年9月,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公司擬向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相關紅旗資產!边@也意味著紅旗或將迎來品牌獨立的契機。從明年開始,紅旗產品將進入密集投放期,2020年前紅旗將有8款新產品推出。對于整個國內豪華車市場來說,“大紅旗”的歸來也將成為一個歷史性時刻。
No3、自主品牌集體沖高
2016年10月20日,吉利在瑞典發布全新高端品牌LYNK&CO,至此自主品牌在沖擊高端的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LYNK&CO背后是自主品牌2016年的集體發力,銷量上的高歌猛進、市場份額上的步步蠶食、高端市場上的不斷突破,自主品牌2016的群畫像筆筆畫風凌厲鏗鏘豪邁。
No4、互聯網與汽車的深度擁抱
2016年7月6日,上汽榮威RX5正式上市,發布會現場馬云與陳虹相視一笑,互聯網與汽車深度擁抱的“果實”旋即在汽車圈刮起一陣旋風。以互聯網為劍,榮威RX5一路披荊斬棘,不僅銷量暴漲,更一舉劈開了合資品牌的價格封鎖。比銷量更值得關注的是,榮威RX5為互聯網跨界汽車圈和車企擁抱互聯網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本,比起“顛覆”或許“融合”才是更正確的道路。
No5、新造車運動進入“第二季”
2016年一場“新造車運動”以“互聯網造車”駭人聲勢來開序幕。隨著時間的推移,入局玩家越來越多。
格力造車雖“一波三折”董明珠在格力集團領導層也黯然退出。但不久后董明珠個人聯手“首富”的萬達集團和其他3家投資企業共同投資30億元繼續收購珠海銀龍完成“造車夢”。而這也成為“新造車運動”從“互聯網造車”進入第二季“制造業造車”的分水嶺。
從當前來看,孰優孰劣還無法比較,勝負輸贏也無從談起,但“百花齊現、百鳥齊鳴”的“新造車運動”卻在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向前發展,只是終點還在探索的路上。
No6、江淮大眾開啟合資公司新模式
9月6日晚,隨著江淮汽車一紙停牌公告,江淮汽車與德國大眾簽署合作條約一事正式浮出水面。眾所周知的是,中國汽車產業政策規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最多兩家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而德國大眾已經有兩家乘用車合資公司,此次江淮大眾屬于第三家合資公司。
有不確定的消息稱,國家相關部門曾專門針對電動乘用車企業開放單一生產資質,所以江淮大眾新能源合資公司不在上述產業政策限定范圍之內,這也拉開了外國車企組建第三家合資公司的先河。
No7、鄭夢九“站臺”北京現代
2016年10月18日,78歲高齡的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出席北京現代第四工廠竣工儀式,在新車悅納引擎蓋上簽名,親自為現代汽車“站臺”。受韓國總統樸槿惠“閨蜜門”、韓國工人大罷工等一系列事件影響,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今年情景不容樂觀。鄭夢九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預示著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在中國戰略將有較大改變。
No8、一汽-大眾25周年
2016年9月8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25周年“感恩之夜”慶典上,兩位一汽-大眾的締造者,81歲高齡的原中國第一汽車廠廠長耿昭杰與90歲高齡的德國大眾前董事長哈恩博士再次握手,這一瞬間也成為了一汽-大眾過去25年中德合作成功典范的最好見證。
1987年10月1日,中國一汽耿昭杰廠長與首次來訪的德國大眾集團總裁哈恩進行會談,此次會談為1991年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打下了基礎。20世紀90年代初,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具歷史意義的年代,一汽-大眾合資公司的成立開辟了海外品牌本土化的新紀元,對于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而言,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