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和2015年,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曾將一種名為“海香菇”的海洋生物熒光蛋白和來自水母的熒光蛋白相結合,開發出了不需要紫外線照射即可發光的高亮度化學發光蛋白,并將其命名為“納米燈籠”。
大阪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上報告說,該校產業科學研究所曾經研發出“納米燈籠”的研究小組對這種蛋白進行了改良,添加了來自一種深海蝦的熒光蛋白,使得“納米燈籠”發光的顏色從3種增加到5種,亮度也增加了2到10倍。
利用新開發的增強型發光蛋白,研究小組成功地同時觀察了細胞內5個細微構造,還首次成功觀察到蛋白質分子的結合與分解過程。研究人員表示,多顏色增強型發光蛋白將大大方便對各種生命現象的立體觀測。
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偶然在水母中發現一種在紫外光下發出強烈綠光的蛋白,這就是綠色熒光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