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得到消息,2015年汽修市場產值達5000億,年復合增長率為19%,預計2020年產值突破17000億,汽修市場將迎來井噴。
汽修業傳統采購渠道繁雜、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汽修業轉型升級的速度。
如果汽修業滯后的采購模式不與時俱進,加快改革創新,就無法迎接挑戰嶄新的競爭格局。汽修業需在新時代找到一條采購模式創新之路,才能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傳統汽配采購渠道繁雜狹隘
質量隱患制約汽修服務提升
2015年汽車后市場藍皮書數據顯示,國內現存40多萬家汽修廠,除了4S店具有授權進貨和出售正規原廠配件,大多數小作坊、路邊店、維修廠則拿不到正規原廠的進貨授權,得不到正規汽車零配件。
4S店從整車原廠采購零配件,拿貨成本高,導致維修價格高昂,令普通車主望塵莫及。
而大多汽修廠則通過熟悉的經銷商拿貨或者到汽配城集中采購。
汽修廠過于依賴個別經銷商拿貨,采購渠道特別狹窄,質量和價格缺乏篩選,產品的性價比低。
另外,國內汽配城規模大小不一,魚龍混雜,缺乏政府嚴格監管,充斥大量假冒偽劣的副廠零配件,汽修廠從這里采購,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維修服務對車主的行車安全帶來潛在風險。
傳統汽車零配件采購渠道表面清晰,實質繁雜,久而久之,暴露了中間環節多,價格不透明,渠道來源多,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障,交易效率低,物流效率低,資金周轉慢等諸多詬病。
顯然,現有零配件采購渠道根本不能滿足市場對高品質汽修服務的要求,唯有創新汽車零配件采購模式,才能提升汽修服務質量。
互聯網引領汽配交易模式創新
信息智能化推進汽修服務升級
汽車零配件產業經過30多年發展,競爭早已“水深火熱”,非主機廠授權正廠零件商更是如履薄冰,不適時變革銷售渠道,就很難打破4S店壟斷正規零配件市場的局面。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汽配流通有三大發展趨勢:流通環節扁平化,渠道平臺化,及標準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