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車用輪胎市場,但輪胎市場依然是外資品牌唱主角。
國產輪胎品牌仍擺脫不了低價競爭的現狀,在研發、制造等方面均落后于國際一線品牌。
國際巨頭加快中國布局
跨國大型輪胎企業憑借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在國內轎車、輕型載重子午線輪胎市場中占據絕對優勢。
外資企業占有約70%的轎車輪胎市場份額,本土企業僅分得約30%,而且主要集中在替換市場,在配套市場占有率很低。
目前,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市場,依然被米其林、普利司通、倍耐力、固特異、韓泰、鄧祿普等國際輪胎巨頭占據主導地位。
這些國際輪胎巨頭正加快對中國市場的布局。
以在全球輪胎銷量業績排名前十的美國固鉑輪胎為例。
該公司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在華建立固鉑輪胎(昆山)有限公司,以及固鉑輪胎亞太技術中心。
最近,這家企業又有新動作,其在青島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
固鉑輪胎首席執行官兼總裁Bradley E. Hughes表示:“此舉可豐富固鉑全鋼胎的供應來源,同時也是對中國市場高度信心的體現。”
此外,在華擁有超過3000家零售店網點的固鉑輪胎,加快在重點城市建立體驗中心,以及擁抱互聯網電商,增強渠道能力和提升消費者體驗,進一步搶占中國市場。
自主品牌虎口奪食
國際輪胎巨頭在華紛紛加快步伐,如何從其口中奪食,這道難題擺在正撬動內銷市場的本土輪胎企業面前。
萬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賴燕山談到,萬力輪胎正著力于研發體系和制造體系的建設。
在研發方面,包括萬力橡膠輪胎研究院等三大研究院以及萬力輪胎營銷中心在內的萬力創新園于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萬力橡膠輪胎研究院吸納了韓國、日本、中國臺灣、歐洲等境內外中堅人才力量,引進較多高端先進設備,實驗條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生產方面,萬力合肥工廠于今年11月9日投產。該工廠由萬力輪胎與江淮汽車共同投資19.88億元建設。
這家工廠借鑒了汽車、生物制藥等行業的經驗和先進制造技術,建成國內首個全領域智能化、全流程自動化、全方位綠色化的輪胎工廠。
萬力集團董事長付守杰表示:“世界第一的巨大市場,一定會催生世界級的品牌。萬力輪胎要實現對國際輪胎巨頭的趕超,必須建立世界級的研發體系和制造體系!
不僅是萬力輪胎,其他本土輪胎企業紛紛在產品、生產、營銷、服務、研發等方面發力。
青島森麒麟輪胎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以及品牌力來避開低價競爭和貿易壁壘。
目前,森麒麟的高附加值產品占總銷售額的50%。
2015年美國UIF輪胎市場占有率排行顯示,森麒麟旗下德林特品牌以2.5%的市場份額入榜,在美國市場排第13位。
同時,德林特品牌,以及森麒麟旗下另一品牌路航,在歐洲轎車輪胎替換市場占有率超過3%。
森麒麟輪胎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自主輪胎品牌與國際輪胎一線品牌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技術等方面差距不斷縮小,有些技術甚至領先國際品牌。
該企業出口的產品價格,比國內同行出口平均價格高出8%-10%,內銷產品的售價比一般國產輪胎高10%-15%。
近年來,森麒麟試水內銷,并不斷提升內銷比例,目前已占到該企業總銷量的20%。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文英建議,面對貿易摩擦加劇、人民幣匯率劇烈波動等形勢,輪胎企業要立足中國國內市場,兼顧國外市場,要做品牌和做高附加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