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開發出一種新型廢輪胎煉油技術。
研究發現,利用廢舊輪胎提煉生物原油,將其與柴油小比例混合后,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可降低發動機碳排放、減少顆粒物。
該項目由昆士蘭理工大學牽頭,聯合當地企業綠色蒸餾技術公司(Green Distillation Technologies)進行研究,相關測試仍在進行之中。
綠色蒸餾技術公司成立于2009年,其發明的破壞性干餾技術,在高溫缺氧的環境下,可利用廢舊輪胎分解出石油、碳和鋼。
在上一年度的愛迪生獎頒獎典禮上,該公司依靠這項技術獲得銅獎。
據測算,一條10公斤重的小轎車輪胎,可回收4公斤碳、1.5公斤鋼和4升石油。一條重70公斤的卡車輪胎,則可以產出28公斤碳、11公斤鋼和28升石油。
昆士蘭理工大學的工程師利用從廢舊輪胎中回收的石油,將其與10%-20%的柴油摻合后,加入渦輪增壓、共軌、直噴、六缸發動機中進行測試。
研究發現,這種回收方法能使氮氧化合物減少30%,同時產生的顆粒物質也大大降低。
“昆士蘭理工大學的發現,對于未來輪胎回收具有重大意義!本G色蒸餾技術公司負責人Trevor Bayley 說,這將激勵其推動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工作。
另外,他們還發現這種從廢舊輪胎中分解的石油,可作為提煉生物燃料的原材料,這一點一直被人們所忽視。
該公司進一步表示,利用這項技術每年有望能處理回收1.9萬噸廢舊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