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2月15日),即美聯儲加息及提升2017年加息預期次數后的第二天,全球市場繼續發酵。美元指數高舉高打,刷新2012年以來新高至103.56,終盤站穩103大關上方,暴漲逾1%。
貴金屬多頭則繼續遭受碾壓式煎熬,黃金終盤再度以大陰線作收,跌幅逾1.30%,破1130美元/盎司,刷新今年2月以來低點;白銀價格斷崖式破位下挫逾5%,終盤失守16美元/盎司大關。自打貴金屬價格年初開啟暴漲,至年中錄得相對高點以后,黃金白銀的累計跌幅已經分別超過15%和25%。
FXTM首席市場策略師Hussein Sayed稱,美聯儲加息早已為市場廣泛預期,真正對商品價格形成致命打擊的是美聯儲新公布的前瞻指導。
他認為:“加息25個基點根本沒有給市場參與者帶來驚訝。市場的強烈反應完全是針對其上調2017年加息3次的預期。之前,人們普遍預期美聯儲2017年加息2次。”
Investing.com分析師同意上述結論:“美聯儲針對2017年加息的強硬表態似乎已經、并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施壓貴金屬價格上行!
法興銀行外匯總監Kit Juckes稱:“美聯儲姿態的變更利多美元走強,但對于以美元計價的商品而言,價格前景完全就是噩夢。貴金屬價格崩盤速度尤其迅速!
機會成本論調失色
很明顯,貴金屬行業是不愿看到美聯儲加息的。多年來,貴金屬投資一直以其較低的機會成本受到投資者的垂青,相比之下,債券和銀行存款收益率則明顯低于前者,尤其是在對抗通貨膨脹的時候,前者的優勢更為明顯。因為,當付息資產收益率不及通脹率的時候,市場實際利率為負,投資者即便能夠獲取名義上的收益,其資產實際上也是處于縮水狀態。而貴金屬作為非付息資產,則沒有這樣的劣勢。在超低利率環境下,上述現象較為普遍。
但是,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從緊節奏的加速,機會成本一說或許已經不再是投資貴金屬的最佳理由了,基本面因素可能會取而代之,成為左右貴金屬價格的主導力量。
礦場投資前景看好
今年以來,大多數礦企通過削減支出降低成本、消減債務和增加對高品位礦石的開采力度實現持續盈利,不少礦企即便是在金價跌至1140美元/盎司的時候,照樣實現了正向現金流。從基本面角度看,貴金屬礦場投資相較前幾年已經變得更具吸引力。
銀企Coeur Mining在今年7月償還了一筆9900萬美元的貸款,公司未清償債務減少近20%。即便是在礦場作業由地表向地下轉換的過程中,企業依然維持著相對較低的資本支出。而一旦公司徹底完成上述轉變,預計資本支出會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相比Coeur Mining,巴里克黃金減支償債并舉。2014財年臨終,公司負債還高達131億美元;整個2015財年,公司清償債務31億美元;本財年以來,公司進一步償債已達20億美元,債務總額大幅降低至80億美元左右。
2016年至今,巴里克黃金資本支出中值為12.5億美元,低于年初設定目標約2.5億美元。相比2013財年60億美元支出中值,降幅高達75%。
Yamana GOLD則是快速擴張企業的典范。2011-2015年度,正當多數貴金屬企業在逐步削減支出的時候,Yamana則逆勢殺出條血路。公司以不到5000萬美元的價格從CArpathian Gold手里獲得了Riacho dos MacaHDos銅金礦的開采經營權,在隨后不到2年的時間內,公司黃金年產量近乎翻倍至10萬盎司。
目前,Yamana公司依然在有機地擴展其業務,C1 Santa Luz和Cerro Moro礦場預計在2018年投入商業化生產,C1 Santa Luz在最初7年的年均黃金產量預計達到11.4萬盎司。Suruca礦場預計將在2019年投產。
Kinross Gold公司在觀望等待多年之后終于決定分兩步走,先后撥付3億美元和4.28億美元支出用于擴大再生產。按照計劃,第一階段,公司日均礦石開采量將達到1.2萬噸,預計2018-2017年間,公司年均黃金產量將達到40.9萬盎司;第二階段,日均礦石開采量將達到3萬噸,預計屆時每盎司黃金開采邊際成本將降至7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