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漿機作業操作流程
作業開始前,應首先在鋪上舊皮帶,以便收集回彈料,回彈率不超過10%。
①開水開風,水量,保持風壓不得低于是0.4MPa, 水壓應比風壓高0.1MPa左右,加水量憑射手的加以控制,水灰比0.4。
②手操作噴頭,自上而下沖洗巖面。
③PZ型噴漿機送電,開噴漿機拌料機,上料噴漿。
④根據上料情況再次量,保證噴面無干,無流淌,粘著力強,回彈料少。
⑤手分段按自下而上先墻后拱的順序進行。
⑥時噴頭盡可能垂直受噴面,夾角不得小于70度。
⑦時,噴頭運行軌跡應呈螺旋形,按直徑200-300mm, 一圓壓半圓的均勻。
⑧PZ系列噴漿機一次混凝土厚度50~70mm,并要及時復噴,復噴間隔時間不得超過2個小時。否則應用高壓水重新沖洗受噴面。
⑨應配兩人,一人持噴頭,一人輔助照明并負責聯絡,觀察頂幫和。
鋼架支護分為型鋼鋼架和格柵鋼架兩種,型鋼鋼架主要由工字鋼彎制而成,格柵鋼架主要由四根Φ25主筋和其它鋼筋制成。Ⅳ級圍巖采用格珊鋼架,Ⅴ級圍巖采用型鋼拱架。
安徽宣城液壓上料機
自動上料噴漿車
吊裝噴漿機組
機在前,首先打開進風管總閥門,上風路閥門開啟1/3圈,再下風路到大約0.5~1.0kg/cm2空載風壓取決于輸料管內料流輸送距離,然后手開啟噴頭水閥,預濕圍巖表面。開機后,注意觀察風壓表值變化,并根據濕噴機噴嘴出料情況主風閥開度以控制高壓風的風量和風壓,一般噴邊墻工作風壓為0.2~0.4Mpa拱部為0.3~0.5Mpa,當機開始時,要先送風后給水,然后再開機送料,而且機在作業的中,上料速度要均勻連續適中,始終保持料斗內有一定的混凝土儲存。在作業期間出現堵管時立即停機,關閉風路,用木棒或鐵錘敲擊堵塞部位,振松堵塞物,然后用高壓風吹出,當長時間停頓或每班工作結束時,要首先停止上料,讓機器繼續運轉,直到轉子料腔中的物料全部出完為止,然后再停機,停機后,必須把輸料軟管中的余積料吹出去,當發現沒有物料從噴頭時,再關閉噴頭水閥,后關閉總進風管路閥門。
自動上料噴漿車適用于混凝土施工作業,是具有自動上料功能的噴漿設備。該產品是在噴漿機基礎上衍生出的新一代噴漿設備。該設備集料倉自動投料、“自動加注速凝劑” 、 自動行走各項功能于一體。一方面了施工人員數量及工作強度,另一方面有效了物料損耗,極大了噴漿作業經濟效益。相較于的噴漿生產投入人員多、效率低、浪費嚴重、機器搬運、上料場地整平等缺陷,本廠的自動上料噴漿車具有技術先進,結構合理、操作簡單、性能、經久耐用等優點。使用該設備從噴漿前到實施噴漿,具有所需工序銜接少、施工效率高、時間短、了上料工人、操作簡單、極大了工作效率。其自動上料功能,在避免拌合料浪費的同時,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該設備適用于大型(公路、鐵路)、水電站、地下工程、邊坡防護等混凝土工程量巨大的作業。
在鐵路方面,建成川藏鐵路成都至雅安段、成昆鐵路成峨段及米攀段擴能改造等鐵路。加快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康定(新都橋)段等鐵路。推進蓉京高鐵成都經南充至達州段、包頭至?诟哞F西安經達州至重慶段、成都至格爾木、川藏鐵路康定(新都橋)至林芝段前期工作,規劃研究西昌至宜賓鐵路、攀枝花至大理(麗江)鐵路。
格柵鋼架加工措施:
1、加工場地機電設備較多,必須注意用電線路的保管。經常檢查線路,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雨天或加工場地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穿好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3、焊鉗應與手把線連接牢固,不得用胳膊夾持焊鉗,焊渣時,面部應避開被清理的焊縫。
4、施焊場地的1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氧氣瓶,發生器,木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5、作業后,及時清理場所,把鋼筋堆放整齊,杜絕火種,切斷電源,鎖好配電箱,焊料余熱后,方可離開。
6、成品單元格柵鋼架分別按單元分類堆放,堆放單元必須。
7、未盡事宜應嚴格按照有關操作規程及規定操作。
施工現場
施工現場
自動上料噴漿車運輸轉場要求:
1、采用各類車輛進行運輸時,必須選用具備相關運輸資質的車輛,不得運輸。
2、運輸啟動自動上料噴漿車時必須對產品進行必要的捆扎、固定,避免運輸時發生意外。
3、只能在吊裝掛鉤、吊孔、結構梁上進行捆扎、固定,嚴禁在油缸、輪胎、前后橋、輪轂等部位進行固定。
4、運輸時自動上料噴漿車內嚴禁乘坐人員。
5、裝車、卸車時必須選用專業起重設備。
6、轉場時除駕駛員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員。并配備指揮人員在范圍之外進行指揮。
7、轉場前必須清空料倉及速凝劑料斗,并將料倉歸位,置于料倉架之上。
8、料倉舉升油缸未完全收回之前,嚴禁自動上料噴漿車。
9、轉場之前必須脫離外接電源、氣源。
支撐作用
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物理機械性能要求,其中抗壓強度是其主要性能之一,一般抗壓強度可以達到20MPa,因此它能起著支撐地壓的作用。經過層層射搗形成的混凝土,組織致密,抗壓和抗剪強度比同樣條件下澆灌的混凝土要高。施工時,摻入一定數量的速凝劑,使混凝土凝結快,早期強度高,能緊跟掘進工作面,起到及時支撐圍巖的作用,使圍巖因掘進爆破而引起的壓力帶不致有過大的發展。
“”于2013年9月被正式提出。經過了幾年的前期與磨合,2016年開始,陸續有“”施工項目開始落地實施,消化了目前國內工程機械設備過剩的產能,再度為工程機械企業提供寶貴的發展機遇。
轉化作用:
設備發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