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人們通常以耐磨件堆焊后的運行時間來衡量其耐磨壽命,并認為堆焊后的使用壽命與焊材的耐磨性能緊密相關。而在各行業的生產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工件堆焊后的耐磨性能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除了堆焊因素外,磨機內的風壓、各部件的安裝間隙和物料的可磨系數也會對耐磨件的性能產生很大影響。耐磨焊絲堆焊后耐磨件的壽命預測則是基于焊后檢驗的結果,再制造后工件的服役壽命應不低于新品。在實踐中,堆焊再制造后的檢測項目主要包括外觀及尺寸檢查、基體滲透探傷、堆焊層金相檢驗和硬度檢驗,各項檢驗結果直接關系到堆焊耐磨件的性能、壽命、安全性等,所以也是用戶驗收的依據之一。
通過不斷研究,我們綜合生產實踐中反映的數據,大致確定了耐磨性能指標,即正常工況下,堆焊后耐磨件的運行時間應符合規定。但在工程實踐中,堆焊再制造后的工件使用壽命往往還要以原工件初次使用時的壽命為基礎衡量。
耐磨焊絲堆焊耐磨件,堆焊質量是堆焊施工中設備、人員、材料、工藝、檢驗、環境、安全等綜合因素的體現,尤其是對于耐磨件舊品的堆焊再制造而言。舊品再制造前的壽命評估是通過對舊部件剩余壽命進行評估,回答剩余疲勞壽命是否足夠、能否再制造、能再制造幾次的問題,是保證再制造耐磨件質量的重要途徑。其評估應以原工件疲勞壽命為基礎,當殘余疲勞壽命滿足繼續使用的要求時才能進行堆焊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