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跟一些研究周期性行業的同行聊天,他們說前一段時間認為6-7月份是周期低谷,預計到下半年,隨著貨幣政策后效果顯現,商用汽車、工程機械等周期性行業會逐步走出低谷。結果現在看起來8月份、9月份并沒有像預期那樣下來,周期性產品的數據繼續下滑企業背負著沉重的固定成本,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對于周期性行業反彈的預期一直在延后。從去年的顯示剩余內容 2007年年底上市的金風科技當時可謂炙手可熱,
全球光伏產能需求約30GW,產能則超過了40GW,而這一產業的需求80%在國外,80%的產能在。多晶硅價格下跌幾乎將全行業帶入虧損。四萬億投資的另一個亮點是高鐵的集中投資,在當時的經濟下,鐵路投資計劃也是將原來2020年投資規劃提前到2012年完成,結果是到處開工、到處都是設備接下來更多的問題是事故的頻頻爆發,以及停工檢查帶來的大量的設備閑置。而另一方面,供需關系以外的利益導向也了大量的產能擴張。由房地產等資產的快速增值又使得資源的搶占成為企業經營利潤以外的投資動機。近年來,包括國有企業和一些具有知名度的民營企業,對于投資和規模的追求不亞于對利潤的追求,投資本身成為社會地位和資產套利的行為。來自層面的推力則是對企業規模的追求,十一五計劃將企業從196家壓縮到100家以內,這客觀上了處于留存之間的企業擴大規模來維持其在重組中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