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取得的成績總結為四個方面:,產品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加快第二,關鍵基礎零部件攻關有新突破第三,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產業鏈方面呈現一些新的氣象第四,區域結構繼續朝著產業政策所預期的方向。今年以來,機械行業結構升級取得的進展值得欣慰。儀表行業中的自動化儀表產值增長高于平均值10個百分點,主營業務利潤率達到10%,還有部分高端產品通過出口轉內銷的國內客戶的認可。文辦行業過去長期受外資控制,今年內資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由12%上升到14%,較去年2個百分點,較前年4個百分點。在嚴峻的大影響下,機械工業沒有出現計劃經濟時期產成品大量積壓、應款高速增長等異常情況,充分說明機械工業改革的深化發展,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的自我控制風險、約束能力明顯增強。在關鍵基礎零部件攻關方面,工程機械行業的關鍵零部件生產取得一定進展。液壓泵、液壓閥等相對于液壓油缸的技術含量更高,雖然目前國內還沒有企業真正實現大批量配套,但一大批的國內企業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立志為行走機械配芯。在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方面,一些行業企業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在電站工程總承包、設備租賃、、現代物流、設備集成、工程設計等方面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逐步形成了一批現代制造服務業的主打產品,取得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發電設備EPC項目(即交鑰匙工程是近年來發展快的服務產品工程機械行業的徐工集團通過呼叫中心、售后服務和備品備件、遠程服務、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等,逐步實現企業從產品制造向產品增值服務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