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款代墊/提單融資/外匯代墊/全球進口物流
全國口岸12大網點 滿足您的進口需求!
因為始終專注進口,所以進口更簡單便捷!
聯系人:詹翰 聯系電話:13609705082(同微信)
業務簡介
進口代付指本行根據進口商的申請,授權一家代理行代為在其對外付款時先予墊付的一種短期資.金融通行為。
業務特點
在客戶資.金緊張時期、需要代墊貨款服務的情況下,給予客戶資.金融資,在簽訂合同的時期以及匯率下享受資.金的帶點服務,提高資.金的周轉率,享受資.金快速回轉的利益!降低企業財務的成本。
適用對象
在國內貨主需要向國外供應商采購貨物,需要資.金代墊、全球門到門清關服務
適用產品
大宗物料、各種易銷產品貨物。
業務流程
1.客戶需要對貨款進行付匯時,向我司申請代理付匯,由貨主自行繳納30%的定金,剩下的70%在各種條件符合的時候,我是將對于剩下的70%貨款進行墊資。
2.向我司代墊貨款、全球清關服務進行詢價,我司進行報價。
3.接受報價后,辦理相關手續,簽訂合同
4.審核通過后,進行付匯操作,我司并執行代付貨款操作,以及全球的門到門服務。
5.業務到期,按照合同歸還本金以及利息。
我公司從事進口物流供應鏈代理多年,擁有一支精通進口貿易、進口物流的專業員工隊伍。提供:全球進口物流、代理進口保管你、交稅、核銷、國際貨運、報關、報檢、倉儲、配送運輸、外匯、代墊貨款等
“進口一條龍一條龍”、“一站式”的專業服務。
公司網站:www.pantomchina.com
(一)進出口代理
1.代理進口,代辦國際貨運、報檢、報關、倉儲、配送運輸等
2.全球門到門進口物流。
3.代辦各種進口許可證,
如:3C、自動進口許可證、重點舊機證、中檢證、產地證、植檢證、危險品鑒定報告、分類鑒定報告等等
(二)銀行和外匯結算
1.接受委托進口時辦理進口購匯、付匯、外匯核銷、貨款代墊
(三)代辦食品標簽,進出口許可證等
進出口程序牽扯的環節眾多,稍有不慎可能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我們熟悉:海關、商檢、外匯管理、稅務、工商、銀行、進出口許可證等各方面的政策和規定,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貿易策劃和物流方案,供您選擇。
(1)為客戶量身定制進口操作方案,進行稅務籌劃。 制定專業方案和建議——避免資.金風險,簡化操作程序,加快資.金周轉。集中財務結算,降低財務費用和合理控制資.金流量。我公司以雄厚的資.金實力保障客戶長久的利益。我們追求的是規模效益,長期合作。
(2)我們進出口貨物多,與船公司有長期合作關系,可以幫您節省大量的運費和時間成本。我們在上海、寧波、天津、青島、深圳、廣州、廈門等港口均有長期合作伙伴,并在大連、南京、蘇州等都有專業的代理相配合,業務涉及中國所有口岸。成熟的國際網絡使得公司建立了完備的全球物流供應鏈。
(3)如果貴司屬于國外公司在國內的采購中心或銷售中心,我司可以為貴司提供:訂單中心、結算中心、單證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全球進口物流、貨款代墊、清關服務等服務,簡化貴司的采購或銷售手續,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誠信第一! 以客戶為本,快速響應! 周到、高效的服務!
如您有任何需要,敬請隨時聯系我們!
進口提單融資/代墊貨款/代付外匯/全球進口物流供應
進口物流方案師:詹R (JANKIN)
聯系電話\微信:13609705082
QQ:2160346428
郵箱:2160346428@qq.com
網站:www.pantomchina.com
業務中心地址:
東莞市南城區新基路7號新創基智慧港A座3樓
上海市浦東新區外高橋自貿區美盛路55號中航材大廈401.403
天津市濱海區迎賓大道濱海國泰大廈905-907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南海大道北58號財匯大廈815.811
香港旺角煙廠9號興發商業大廈21樓01室
進口口岸:廣州|深圳|香港|佛山|東莞|肇慶|云浮|上海|天津|寧波|青島|廈門等各口岸
JTSFGGDWZLNZMK5
【行業動態】近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引起社會關注。以環保類專業為代表的一些冷門專業反而就業前景相對較好,成了各大企業爭相哄搶的香餑餑,為整個大學生就業市場帶來了一股暖流。
環保類專業悄然興起畢業生成未來緊缺型人才
受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經濟結構調整影響,企業用工需求總量降幅明顯,而高校畢業生卻逐年增加,2014年突破700萬人大關,畢業生就業相比以前更難。然后近期調查結果顯示,有些聽起來較冷門的專業,就業前景相關很好。比如2014年壓縮的就業市場中就出現了這么一條鯰魚環保類專業,該專業的畢業生成了企業爭搶的香餑餑。鯰魚撞上較難的就業年,發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為整個大學生就業市場帶來了一股暖流。
珠三角企業爭搶香餑餑
上周末,廣州的天氣陰冷潮濕,不時下著一點點蒙蒙細雨,但是仍然擋不住眾多環保類企業對人才的渴望。2015屆畢業生廣東省環保企業招聘專場正在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如期舉行,110多家來自各地的環保企業早早就來到現場擺攤設點。
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之首,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等,產業鏈長,關聯度對促進經濟增長具有極為重要作用。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無論是行業還是企業的發展,人才都是前進的基石。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但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人力資源是未來企業競爭的關鍵。這名負責人稱,他們協會現有會員單位500多家,很多會員企業跟他們表達了強烈的用人需求,但是開設環保類專業的高校不多,企業能夠直接招到對口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很難。
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朱曉軍副書記介紹,相比其他熱門專業,省內開設環保類專業的高校不多,只有廣州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少數幾家。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和企業,他們跟省環保產業協會合作,聯合舉辦環保企業專場招聘會,吸引了眾多企業報名。
現場可以發現,本次招聘會主要面向環保專業的畢業生,參會企業一共有110家,共提供了1500余個職位,不少應屆畢業生表示,本場招聘會上職位數量、層次相對豐富,招聘對接率高,大大增強了畢業生順利就業的信心。而這110家參會單位中,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就超過九成,廣州本地企業數量最多,達到了50余家。其中,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研究設計院,深圳市長隆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單位和上市公司前來招賢納士。
關于薪酬方面,不少企業對高端人才開出了20多萬的年薪,大多數用人單位的薪水都有4、5千,而這一范圍也與多數應聘者的理想薪酬相契合。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的碩士生郭同學則表示剛開始幾年不會要求能拿到多高的工資,畢竟環保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行業,我更看重公司的學習發展條件。
環保企業人才難求崗位需求多樣化
在招聘會現場,多數用人單位對應聘者都列出了明確的專業要求,主要是以環境保護以及相關專業為主。崗位類型也囊括了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等,江門市新財富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今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對應聘者的要求更高,他們不僅需要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也需要有一定相關管理學以及市場學的知識,對應聘者的形象氣質,談吐舉止也有較高的要求。
也有部分企業認為目前的應聘者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脫節比較嚴重,一般入職后都會進行相應的培訓,因此更青睞于踏實肯干,學習能力強的學生。
據了解,廣東省從事環保相關產業的上市企業有21家,各個領域均出現了一批年收入超億元的骨干企業。如深圳宇星科技的環境監測設備、惠州南大的袋式除塵器、廣州新之地的刮吸泥機等等從產業的范圍來看,環保產業已經擴展涵括了綠色產品、環境無害化產品或低公害產品等環境友好產品。
廣州新之地相關人員介紹,他們這種大型環保企業需要高級技術人才來研制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滿足特種工藝污染治理需求的產品現在的環保人才中,能夠駕馭大工程、又同時承擔多項大型環境工程設計項目的能力。
在環保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政策和監管的加嚴倒逼產污企業釋放環保治理需求,投資需求雙輪驅動為環保產業高速發展加足馬力;诖,環保并購呈現越來越火熱的發展態勢,來自上市公司、銀行、PE等多種資本正在搶食這塊美味蛋糕。
< P對齊=“中心”> < 環保并購重組魅力無限零敲碎打時代一去不返
2011年以來,并購成為我國最熱的詞匯之一,并成為各行各業的市場主流。2015年,政策繼續鼓勵深化國企改革,地方政府加強混改布局,有效增加了國資背景企業并購活躍度,多個行業并購遍地開花。
2015年,隨著新環保法的正式實施,國家部委關于水、大氣、垃圾處理、環境監測、第三方環境治理以及PPP等在內的20余條環保政策陸續出臺,環保呈現出大市場、大項目、大需求的趨勢,在這些利好政策和趨勢的大背景下,環保行業的兼并重組得到了進一步推動。
據風數據統計,2016年以來環保行業累計完成并購57起,涉及金額近300億元其中,海外并購案例15起,
可以說,并購,已經成為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重要手段。隨著環保公司做大做強,打造綜合環保服務平臺是大勢所趨。長期來看,技術領先、市場拓展和資本運作能力強的平臺型企業才能脫穎而出,走得更遠。
某環保行業上市公司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環保行業仍處小而散的局面,尚未出現行業巨頭。目前行業并購主要針對調整戰略布局、產業鏈深耕、拓展細分領域。在環保領域各種利好政策陸續出臺的十三五期間,行業內有望出現千億元級別大型企業,預計2017年并購重組熱潮將延續。從并購方向看,大概可以分為:平臺化、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其中,平臺化環保公司是項目對接的優先選擇,因此目前不少企業都通過并購成為綜合性、全陣容的環保服務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數據反應的行業變化也引發了環保產業游戲規則的變化,有分析人士表示,環保產業零敲碎打的時代過去了,未來將是集約化、上規模的時代。大批資本涌入環保產業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填補了污染治理資金缺口,憂的是有可能造成產能過剩和低價競標之風。
資本大舉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環保產業的游戲規則。例如,溫州市中心片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BOT項目,
此外,對于被并購企業和預備上市企業來說,資本收益是遠大于傳統項目經營收益的,一級市場的PE倍數到達10倍,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更是高達40-50倍,100萬元的利潤就可以放大為800萬- 1000萬的股權價值。在此背景下,低價搶項目就成為必然,企業的目標不再是傳統的項目盈利,而是上市或者被并購,這些新玩法也對原有的競爭思維造成了沖擊。
總體而言,有人進,有人出,并購與剝離是對環保資源的重新配置,只能說并購的魅力無限大。在國家放開環評市場、環保PPP、大氣十條、水十條等大背景下,基于對環保需求的提升及未來市場熱點判斷,環境咨詢、環境修復、煙氣治理、垃圾焚燒發電等細分領域將成為并購的下一輪熱點。
(參考資料:中宜環科環保產業研究、柚動在線、中國證券報、華融證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