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要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動員和激勵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目標定位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圍繞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統籌城鄉互動,宣傳思想政策,傳遞文明風尚,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建設“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
方法原則:堅持為民服務、堅持求實務實、堅持重在實踐、堅持用好網絡、堅持抓好重點
組織架構
構建“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三級組織體系,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合力。
市級層面,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文明實踐工作的統籌協調、工作指導和督查考核,指導鄉鎮(街道)、部門、村(社區)開展工作,做好工作規劃、教材編寫、志愿隊伍建設、人員培訓、活動組織等工作。
鎮(街道)層面,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做好向上對接、向下傳導的作用,負責對轄區文明實踐活動和村級文明實踐站的規劃建設、統籌指導、人員培訓等。
村(社區)層面,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整合村文化大院、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村史館、文化廣場、公開欄等現有農村基層陣地,因地制宜打造規范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
主要內容
六傳六習: 傳思想,習理論。傳政策,習富路。傳道德,習品行。傳文化,習新風。傳法律,習法治。傳科技,習興業。
工作內容: 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生活方式。
實踐形式
“講”,全面深入宣講。
采取集中輔導報告、講座、培訓或分散小型、面對面的咨詢、訪問、懇談、交心、拉家常等形式,宣講理論政策,倡樹文化道德。
“評”,群眾互動評議。
利用“星級文明戶”評選、善行義舉四德榜等形式,組織群眾對社會上和發生在身邊的思想道德現象開展評議,推薦身邊好人、道德模范,褒獎善行義舉、懲戒道德失范行為。
“幫”,真情關愛幫扶。
組織機關干部、文明使者、志愿者采取上門拜訪、心理疏導、公益幫扶、結對關愛等方式,培育鄰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的社會風尚。
“樂”,多彩文化樂民。
開展形式多樣、廣納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活躍繁榮基層文化生活。
“慶”,慶典儀式傳承。
有計劃地舉行節日慶典活動,并以群眾婚喪嫁娶等重要節點儀式為契機,培育文明禮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綜合平臺
文明實踐綜合平臺集信息上報、統計、考核、展示、管理于一體,能夠實時查閱實踐活動各個志愿者服務團隊等相關信息,構建文明實踐“全市一張網”的管理模式。
平臺設有志愿者注冊和群眾點單功能,能很好的把陣地、隊伍和志愿者很好的結合起來,實現市級統籌管理,單位預約活動,及時評價反饋的良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