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0p4dr"><legend id="0p4dr"></legend></wbr>
  • <wbr id="0p4dr"></wbr>

  • <sub id="0p4dr"><listing id="0p4dr"></listing></sub>
    <form id="0p4dr"><span id="0p4dr"><track id="0p4dr"></track></span></form>

    <sub id="0p4dr"></sub>
    <form id="0p4dr"></form>
    1. 今日最新資訊
      熱門資訊
      國內新聞
        自信的中國正在前行路上砥礪奮進———寫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
        發布者:1127159480  發布時間:2017-03-04 10:51:44  訪問次數:

        陽春三月,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今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十三五”規劃實施進入攻堅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
        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陣陣寒流中,中國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GDP首次邁上70萬億元臺階、仍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不斷積聚……一個自信的中國正在前行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發展成績的背后,離不開黨中央科學謀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推進改革。
        在經濟從高速向中高速換擋、結構調整出現陣痛等背景下,經濟政策框架有所調整,宏觀調控也相應出現新變化和新特征。因此,更加聚焦改革與發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無疑備受關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
        從攻堅之年到深化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觸及的深層次問題更多,改革難度也更大。
        在過去幾年,推動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削減行政審批事項一直都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打破行業壟斷、進入壁壘、地方保護料將成為政府與市場關系調整的新看點。
        綜觀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不約而同地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首要工作。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也將成為政策著力點。圍繞著壓縮鋼鐵、煤炭過剩產能,打好處置僵尸企業的攻堅戰;在避免一線城市泡沫被吹大的同時,化解三四線城市高企的樓市庫存;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目標會有哪些政策安排,也將成為此次兩會的重要看點。
        “中國制造2025”戰略全面實施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面對外部經濟環境不穩定因素增多、資金過度進入虛擬經濟等挑戰,如何糾正重虛輕實、脫實向虛傾向,如何正確處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等,都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作為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制造業備受關注。今年是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關鍵一年。為推進戰略的持續落地和制造業的全面轉型升級,工信部等部門出臺一系列舉措。
        隨著近期《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的印發,“中國制造2025”中的“1+X”規劃體系已全部發布。同時,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20多個省區市也已出臺具體的地方“中國制造2025”實施政策。“中國制造2025”正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指出,目前我國穩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網絡大國地位,正在向強國方向前進。2017年,工信部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全局,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深化創新驅動,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深融合、惠民生各項工作,加快新動能培育和傳統動能修復,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提質增效。
        智能制造、工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等話題,作為振興實體經濟、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成為地方兩會關鍵詞,據此推測也將成為全國兩會的一大熱點。
        國企改革多點突破
        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是中國經濟改革的中心環節?上驳氖牵瑒倓傔^去的2016年,全國1.86萬戶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由降轉增,創造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更令人欣喜的是,過去國企利潤來自于少數行業的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的利潤增長點正在形成,結構日趨優化,中國經濟注入了強勁動能。
        一切變化,都與改革相連。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歸根結底要靠改革。隨著頂層設計的基本完成,新一輪國企改革進入實打實的“施工”階段。從十項改革試點全面推開,到各地國企全方位“瘦身健體”,再到國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集中發力,改革“奔著問題去”,國企煥發更多活力。從“設計”到“施工”,2017年國企改革有望再發力,國資國企改革也將成為今年兩會關注的焦點。

      免責聲明:焊材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