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物流公司為送貨方便,在發貨單上詳細寫明收發貨雙方姓名、電話及貨品名稱,導致信息泄露。貴陽一市民,一個月遇到兩撥騙子,險些上當。
據洪先生介紹,他的客戶遍及全國,但與客戶大都從未謀面,都是通過物流公司送貨。3月15日9點,他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他的長期客戶黃某,很快就到貴陽。約1小時后,黃某又來電話,聲稱遭遇變故,急需用錢。他叫妻子去銀行打款。隨后在和黃某聊天中,對方說漏了嘴,他才明白遭遇騙子,讓妻子不再打款。2月中旬,他就遭遇過類似騙局。這些騙子對他的了解,都是看到了他的物流發貨單上的信息。
對此,花溪公安分局的李姓民警稱,防范此類騙局,還需交易雙方建立多種聯系方式,事關現金轉賬,就進行多方核實,騙子便無可乘之機。
96669報料人 黎先生
來源:貴陽新聞網-貴陽晚報 作者:楊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