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配電網自動化投資復合增長率超過80%。隨著配網自動化投資的重啟,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間,主干線輸變電網建設成熟后,電網的建設重點將轉移到配電網。
一方面,由于多年來配網建設和改造資金不足,以及城市快速擴張開發,造成配網網架結構相對薄弱,供電能力不強。另一方面,配網運行環境惡劣,檢修方式不適應配網快速發展需要。另外,配網自動化水平整體偏低,配網調度運行技術支持手段落后,以及配電網接納分布式電源的能力不足等。
這些問題說明,我國配網還比較薄弱,配電網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有專家認為,配電網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則為分布式智能微電網和配電網的融合交叉、環形配電網絡和直流配電網與交直流混合配網。
配電網綜合實施的改造是實現配電網自動化的基本前期,沒有好的電網和電網結構、好的設備是不可能實現配電網自動化,由于早期的配電網已經基本形成,只能在原有配電網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難度大,要力爭達到高自動化的目的,做好統籌規劃,從裝備上符合現代城市的發展要求。因此,城市配電網電力裝備的基本要求是技術上先進、運行安全可靠、操作維護簡單、經濟合理、節約能源及符合環境保護要求。
配電網的應用是城鎮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所決定的,因此,無論是大城市配電網還是小型城市、縣級城市甚至農村配網,在配電網改造及配電網自動化應立足于以下幾方面。
一是立足于國情。城市配電網的實際要求是結合配電網的實際問題,以符合供電可靠性及用戶供電的要求,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較為實際有效的電網改造中去,解決較為突出的技術問題。二是以保證供電可靠性為前提,確保電力用戶用電的時效性,滿足電力用戶的供電需求。三是滿足和確保供電的質量,符合高新技術用裝備和居民家用電器的要求,避免高峰低谷,電壓幅值,頻率以及諧波對用戶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外,采用調蜂、調壓來保證電能質量。四是降低電網的損耗,電能損耗是運行不可避免的,但損耗決定于電網結構和輸送電負荷的條件來決定,城市電網之一是增大導線截面,降低線路的電阻率,采用新的輸送電金具,減少線路電能損失。
除此之外,提高網絡的供電能力減少用戶的停電機率,采用自動化裝備提高設備的故障判斷能力和自動隔離故障,決配電網用設備的技術性能提高設備的自身可靠性運行能力,便于系統的監控方便配電網的經濟調度等也應得到關注。